找到相关内容23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初果退见问题初探

    的初果,倘若对指导他的善知识退失信心、恭敬心的话,则不仅贪嗔会起现行,即连疑惑、邪见也会重新复起,退堕为凡夫。换句话说,因地自己的基础愈扎实,‘自力’的成分愈多的话,则果地&...

    温金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73262374.html
  • 龟山丛书叙

    龟山丛书叙  恩洋幼受庭训,沐浴于慈亲仁厚忠恕之德。十五读孔孟书,深感慈教,与圣贤相孚。遂对儒家,深切爱好。谓圣贤可学而至。立身行事奉为准绳。虽新学驳斥,旁人非笑,弗动也。游学南京,从宜黄大师闻受佛法。觉佛之自度度人,与儒之己立立人,实无二致。其阐明诸法实相,证得广大转依,至理大行,则又过之。由是发菩提心,誓修大士戒行。而儒之切人情,立人道,菩萨应世,莫能外也。当今西洋文化,异说蜂起,人失信向,...

    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74164830.html
  • 重视自身建设 成就修行道场

    ;管理者最让被管理者失信的是言行不一,说一套做一套,只管别人,不管自己。所以,我进住双泉庵后,在常住诤友的帮助下,事事严格要求自己,尽力做到该放手的事情就放手,决定了的事情决不随意改变,要求别人做的...

    智宗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13265067.html
  • 善观缘起

    失信心。   “其实,因果包括前世和今生,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。生意失败可能和经营不善、景气衰退有关,家庭不幸可能和缺乏照顾、教导有关,重大伤害、疾病、和工作过度、不注重健康有关,职场...

    黄国达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83369175.html
  • 重视自身建设 成就修行道场

    上的不信任感;管理者最让被管理者失信的是言行不一,说一套做一套,只管别人,不管自己。所以,我进住双泉庵后,在常住诤友的帮助下,事事严格要求自己,尽力做到该放手的事情就放手,决定了的事情决不随意改变,...

    智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95869205.html
  • 济公和尚吃肉喝酒,我们能效仿吗——印光大师

    饮酒食肉,况为佛弟子,要教化众生,而自己尚不依教奉行。则不但不能令人生信,反令人退失信心,故饮酒食肉不可学。(增广上·复庞契贞书) 智随法师为此内容加了一个小标题,叫“圣僧示现,不可妄学”,印光法师则在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1376310.html
  • 随笔禅话——无漏智慧

    的区别。修习佛家的“气功”基本要求是什么呢?可以分以下几点来谈:一、须“持戒”清净:戒是禅定的基础,它可以为禅修者的身心构筑一个良好的氛围。有位高僧说:负心多结怨,偷盗犯国法,邪淫增心病,妄语失信誉,...

    秦孟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63580257.html
  • 大悲法师:参——做人的基础八德、修心十德、六度、明心、见性、成佛

    尽忠国家,这是作国民的责任,尽忠是报国家的恩。   (四)信:就是信用,信用朋友,对朋友言而有信,行必笃敬,不可失信用。   (五)礼:就是礼节。见到人要有礼貌,应该鞠躬,不行礼就是野蛮的行为。小...

    大悲法师

    |做人|道德|教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1341481685.html
  • 梵网经菩萨戒略注[三]:戒酤酒、说四众过及自赞毁他

    良莠不齐,不应把一两个人的过失,算为整个僧团的过失,使佛教蒙受坏的名声,影响初发心人,退失信仰。 比丘比丘尼,称为僧宝,佛灭度后,佛法流传世间,全赖僧宝住持,续佛慧命,若口说出家人的罪过,致令比丘...

    圣一法师讲述

    |菩萨戒|戒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14520088164.html
  • 古刹 名树 灵泉

    阻止你赴南天门,暗命十八卫士不让你离开,今失信于青龙,将如何是好?大臣徐茂公进言:观音菩萨专门扶危济困,普渡众生,只要虔诚供养,可以化解心结。太宗以为“神泉”依山而出,是祥瑞之地,于是建一座观音堂,以...

    邵之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7461493235.html